這次的風災令人鼻酸,我無法想像親人亡故卻放棄尋找屍首的悲慟!新聞報導每天圍繞著哀悼親人以及受傷驚恐的面容,把一切的慘痛歸咎於無情的大自然力量。
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」,這句古訓其實是人類經過數萬年的體認,大自然的運行並不因人而改變,造成這種傷心的結局並不是大自然,而是人!而我們該做的也不是每天看著媒體報導,只一句句「好可憐」來表達內心的不捨。我也捐款,盼能對災區袍澤有一點點的幫助,也努力協助週遭的人把愛心投到災民能立即得到幫助的地方。但是除了這一點,我們還能做什麼?或許跟著媒體罵政政的疏忽和遲緩能發洩心中的怨氣,但無助於改變官員層層相互及緩不濟急的做事態度,我決定用花一點心來捥救下一個小林村,以免一再的重演傷痛!我喜歡窮究事理,回憶起多年前遊經甲仙台21延線,當時吃著芋冰,眼前卻呈現著「滿坑滿谷的檳榔」的恐懼感。
甲仙,本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,但數年前我再度經過就發現原有的山林全變成青一色的檳榔樹,眾所皆知,檳榔是山林殺手,但卻有高經價值,靠山為生的部落居民沒有很大的夢想,只想解決眼前的經濟問題,於是農政單位和林務單位的檢討,無法執行到最根本的檳榔農身上,因為不捨也不忍看他們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,但是卻眼睜睜看他們置身於鬼門關口!
從很多的旅遊照片不難看到,每個景點背後都是檳榔樹!檳榔和椰子皆屬棕櫚科檳榔屬,習性類似,只有主根,鬚根很少,一個寶特瓶也能長出200公分高的椰子樹。它喜歡土質鬆軟而乾燥的沙地、沙土。海灘和沙漠的椰子甚至寄望沙或砂土的移動來擴展生命,所以土石流是檳榔植物聚落必然的現象,栽植它怎麼可能指望它不改變原有地質。特殊的聚水能力,以其傘狀的漏斗形羽狀複葉,能將80%的水份直接導入根部,因為直桶狀的樹幹,讓水直接沖刷鬆軟的土質,造成土壤流失現象加巨,土壤流動其它動植物都遭殃,但檳榔只要主根附一點土即能生存,土石流阻力又小,從災難現場看,唯一存活得緣意盎然的就是挺立力水中的檳榔。
下面這張是我為了畫上面的圖先畫的手稿
一般樹是將80%水,藉葉片外斜的導向原理,將水導向遠離根部的範圍,以迫根部為了吸取水份不斷地向外擴張而愈加發達,樹有多大根就有多大,抓土力自然更強,所以能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一二千年。四至五年成株檳榔可以每年採收四至六次,高經濟價值卻每年讓土壤嚴重流失厚厚的一層,每個檳榔園都流每年約10~ 20公分的土壤,久了便會造成檳榔的傾倒,然而這時檳榔的產量也降低,便重新重植新殊。如此週而復始,土壤一再的流失,山坡地原本自然形成的穩固45度角坡,漸漸變成大於45度角坡,加上沒有附土的能力,怎麼寄望它不垮掉!
再從河川的含沙量來研究,甲仙溪已住入無時無刻不混濁的現象,卻沒有人阻止。一般樹木能含水,以便缺水時自給自足,檳榔樹不喜歡水多,所以沒有調節水的功能,土壤隨時流失,造成數十年前清澈的楠梓溪水天天混濁,這個大自然的警告不是沒有水利專家提出,而是沒有人能敢讓村民失去經濟能力,因為結果可能丟了烏沙帽,大家都在賭,賭這個危機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只是和大自然賭,贏的機會有多大,輸只是遲早的問題。
日前一篇報導:「用種樹來愛台灣 - 種樹還給大自然」的報導,那位用23年,花了15億元買了130公傾地種樹賴倍元先生,立下「不砍樹,不賣地,不留子孫」的規定,每個月還要花數十萬請人照顧樹林,多麼感人!我們追悼在災難中喪失寶貴生命的亡者,但是相信他們在天之靈最希望做再有機會重新來過,唯一的事就是還給山林原貌,愛護大自然。如果你也從災難中活過來,應該也是這種想法,那何不現在就去做,把真正的災難的原因傳出去,救救下一個小林村,拜託拜託。
感謝格有的支持 歡迎引用本文及圖片,由於網路上的圖片尺寸限制,若需原稿圖片(AI檔 或jpg檔)可以留言告知信箱,引用時請註明出處 謝謝
留言列表